机械-华科大尖端3D打印技术有望为武汉带来千亿元级产业
【中国包装网讯】11日,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里,张海鸥团队在进行1项3D打印技术的研发农民的养殖棚强拆怎么办。武汉新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局,与张海鸥教授对接,拟共同打造1家以其团队技术为基础的工业技术研究院,将实验室的技术“种子”落地生根。
据流露,这1技术有望为武汉带来千亿元级产业。
3D是1项前沿性的制造技术,目前已成为全球新1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。生物医疗3D打印和金属3D打印,是该领域最重要的两个发展方向。而全球3D打印行业面对的最大障碍是:打印出来的材料常常达不到经久耐用的要求,只是满足于“模型制造”展现阶段。
这1现状,眼下正被中国科学家打破。
经过10多年潜心攻关,由张海鸥团队发明的“智能微铸锻”技术,在世界上首次实现铸锻1体化3D打印,可以打印出高性能金属锻件。这1技术颠覆了国外传统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装备,有望结束传统重工业制造方式,大幅度降落本钱,提升技术水平,开辟中国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绿色制造新时期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、法国空中客车公司都看上了张海鸥的技术。
“国际巨头正在投入巨资,布局金属3D打印。我们的技术如果不能快速产业化,这个高地即可能丢失”。张海鸥很着急,这项技术前期曾小范围利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零部件制造,目前需要扩大有效产能,“最少需要3亿元资金投入,初始阶段需要数百亩园区用地”。
张海鸥介绍,“智能微铸锻”技术可作为工业制造的基础技术,未来将可利用于工业机械制造的许多方面,市场潜力无穷。但仅靠实验室的能力很难快速扩大,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,再加上产业化的设备动辄上亿元,园区建设申请线路漫长等因素,1时难以寻觅到合作方让项目快速落地。
今年7月,张海鸥将相干需求报送给相干部门。不到1周时间,相干部门迅速上门调研,拟将该技术正式选址落地产业化。原来,武汉当时正准备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,专门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统筹调和、服务对接和敦促落实,编制人员组成触及科技、计划、财政等科技成果转化实行的全链条。张海鸥说:“政府多个部门协作,有的帮助解决资金问题,有的帮助解决园区建设问题,之前的担心1下子就减少了。”
8月中旬,武汉宣布成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局。经多方调和,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当天,张海鸥就与中钢设备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宅基地违建拆迁补偿标准。同时,相干部门开始研究给予资金支持,将以张海鸥团队为基础,成立工业技术研究院,展开更大范围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,1旦大范围利用,将有望带来千亿元级产业。